• 華爾街投行裁員潮起 IPO與融資服務不景氣“釀苦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陳植2022-11-24 09:09
    (原標題:華爾街投行裁員潮起 IPO與融資服務不景氣“釀苦果” 創建ESG基金成新出路)

    繼硅谷高科技企業后,華爾街大型投行也悄然掀起裁員潮。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期花旗銀行集團已解雇約50名交易員,高盛銀行部門也裁減數十人,摩根大通與摩根士丹利則正在研究裁員計劃。

    最令市場驚訝的是,此前陷入困境的瑞士信貸將在今年四季度一口氣裁減2700人。

    一位華爾街投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這或許僅僅是華爾街投行裁員潮的開始。因為年底多家投行在制定明年經營預算時,都會將經濟衰退風險納入其中,并通過更大規模減員來控制開支。

    在他看來,當前華爾街投行裁員潮起,還與這些投行三季度財報慘淡有著密切關系。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富國銀行、摩根士丹利與高盛發布的三季度財報均顯示,他們當季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7%、25%、31%、29%與43%。

    上海社科院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孫立行表示,華爾街裁員潮起的另一個深層次原因,是華爾街兩大盈利業務——IPO與融資服務均因市場環境惡化而遭遇收入驟降,迫使華爾街投行不得不通過裁員以提振利潤,盡量滿足股東方的利潤分紅要求。

    美國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SIFMA)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今年以來美股IPO發行量同比下降78%,美聯儲大幅加息導致企業發債融資成本水漲船高,令企業發債量在今年前9個月下降30%。

    此外,過去兩個月企業并購活動同比下降43%,更令投行的融資服務收入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金融科技巨頭也掀起裁員潮。近期,美國金融科技大型企業FIS計劃裁員數千人以控制運營成本開支,另一家大型支付科技機構Stripe則宣布將裁員約1000人。

    “相比而言,金融科技平臺的離職人員似乎更容易找到新工作?!币晃蝗A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究其原因,隨著企業數字化進程加快,不少美國企業都需要精通金融科技的人才,提升企業支付結算與財務核算效率,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但是,由于越來越多對沖基金都引入程序化交易模型開展各類投資交易,他們對資深交易員的需求正明顯下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目前,一些投行資深交易員與投行業務人員很快找到了新就業方向——創建ESG基金。究其原因,一是越來越多大型家族辦公室、養老基金與大學基金正日益加大ESG投資,二是這些資本方很難識別哪些企業真正符合ESG投資條件,無形間給熟悉企業運營狀況的交易員與投行業務人員帶來新的事業發展機會。

    華爾街投行裁員潮起探因

    在前述華爾街投行人士看來,如今華爾街投行裁員潮起,很大程度是因為過去兩年他們招募了太多員工。

    2020至2021年期間,受SPAC模式興起、以及美聯儲延續極度寬松貨幣政策觸發企業發債募資潮涌的影響,眾多華爾街投行紛紛招兵買馬——一面儲備大量精通IPO、SPAC與企業發債募資的人士,一面則不斷擴大交易團隊,力爭借助美股牛市行情賺取豐厚回報。

    但是,隨著今年美股IPO不景氣,以及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大導致企業并購/發債等經濟活動明顯降溫,這些新增員工的高昂薪酬開支,反而拖累投行的利潤表現。

    這位華爾街投行人士直言,三季度多家投行之所以遭遇凈利潤大回落,除了IPO與融資服務收入大幅下滑,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直接觸發華爾街投行高層迅速決定啟動裁員計劃。

    孫立行指出,就宏觀面而言,今年美股大幅回落,加之美聯儲大幅加息令美國企業借貸成本與融資成本大增,都令華爾街投行眾多業務收入不斷縮減,無形間加速華爾街投行的裁員進程。

    前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直言,考慮到市場不景氣與投行業績持續下滑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未來華爾街投行還將掀起更大規模的裁員潮。具體而言,9至10月美國新股發行規模同比下降95%,創下2011年以來的同期最低水平,這或令華爾街投行四季度收入進一步縮減,導致明年初他們不得不擴大裁員規模以控制成本。

    一位華爾街中小型投行負責企業并購的業務主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他已對年底被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三季度以來,他所在的管理團隊很少拿到企業IPO與發債募資項目,過去3個月更是沒有接觸過企業并購項目,都令年底投行高層不得不做出大幅度裁員的決定。

    “以往,我會考慮跳槽到另一家投行,但今年形勢不同,無論是大型投行,還是中小型投行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員潮,令投行業務人員普遍感到相當沮喪?!彼毖?。

    離職人員的“新出路”

    面對華爾街投行裁員潮起,越來越多離職人員紛紛自謀出路。

    前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期多位剛離職的投行資深交易員“毛遂自薦”,希望能擔任交易主管。

    “以往,憑他們的資深交易閱歷與投資經驗,我們求之不得,但近年越來越多對沖基金都引入程序化交易模型開展各類投資交易,導致我們不再需要那么多交易主管?!彼毖?。

    但他發現,這些資深交易員與投行業務人員很快找到了新就業方向——創建ESG基金,或在大型養老基金或FOF機構擔任ESG投資總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這背后,一是這些養老基金、大學基金、大型家族辦公室對ESG的投資熱情日益高漲,二是他們也不知道哪些上市公司真正符合ESG投資條件。但這些資深交易員與投行業務人員憑借多年對企業運營狀況的深入了解,可以迅速識別哪些企業真正踐行ESG理念,哪些則暗藏“洗綠”行為。

    “但是,這些交易員所創建的ESG基金能否獲得大量資金方的青睞,還需滿足兩大條件,一是他們以往的ESG投資組合能否持續跑贏業績參考基準,二是他們的風控能力能否令ESG投資組合凈值波動保持在一個較低水準?!边@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指出。目前,不是所有華爾街投行資深交易員所創建的ESG基金,都能獲得可觀的投資資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多方了解到,相比資深交易者,美國大型金融科技平臺被裁科研人員似乎更容易找到新工作。究其原因,一是大量美國企業需要他們的技術研發能力,進一步提升企業支付結算與財務核算效率,二是不少美國高科技初創企業也希望吸引這類具有大型平臺背景的資深科研人員,加快各類金融科技的商業化應用進程,作為向VC/PE尋求新一輪融資的“增信舉措”。

    “整體而言,隨著華爾街投行與大型金融科技平臺裁員潮起,不少員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未必能找到理想工作,且他們未必愿意放下身價參與普通工作,都將令美國金融市場就業壓力與日俱增?!边@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坦言。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ⅴ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