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A股整體微幅震蕩,主要股指漲跌互現,上證指數圍繞3100點反復爭奪。
盤面上,房地產、鈉電池、新冠藥、光伏等板塊漲幅居前,電信運營、國資云、運輸服務、釀酒等板塊跌幅居前。北上資金凈流入6.54億元。
房地產股上演單日10倍奇跡
港A房地產股今日再度聯袂走強。A股房地產早間放量高開,盤中一度上漲逾2%,僅開盤1小時成交就超過昨日全天成交,中交地產大幅高開后秒漲停,中國武夷、新華聯、天?;?、沙河股份等多股盤中亦沖擊漲停。與房地產行業緊密相關的物業管理、家居用品等板塊也同步走強。
香港市場恒生物業服務管理指數飆升近7%,漲幅高居所有行業板塊之首,恒生內地地產指數亦大漲逾6%,億達中國驚現單日10倍奇跡,盤中最高上漲1302%,股價由0.5港元,暴漲至最高7.01港元;富陽、融創服務、大發地產、龍湖集團等紛紛大漲。
地產債也紛紛大漲,“19碧地02”高開高走,盤中一度因漲幅達到限制而被臨停,最高漲近30%;“20碧地02”、“21碧地03” 等多只債券盤中也一度被臨停;“21旭輝01”、“20龍湖02”等均漲超10%。
近日,房地產行業現多條重磅利好,讓投資者看得眼花繚亂。先是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部署抓實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落地見效。其中會議提出“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最受市場關注。
緊接著,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金融支持16條”,提出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支持開發性政策性銀行提供“保交樓”專項借款;做好房地產項目并購金融支持;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穩定建筑企業信貸投放;支持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合理展期;拓寬住房租賃市場多元化融資渠道。
為響應“金融支持16條”相關政策,多家銀行陸續對外發布信息,深化銀企合作。農業銀行與中海發展、華潤置地、萬科集團、龍湖集團、金地集團五家房企舉行銀企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中國銀行與萬科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交通銀行與萬科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并提供多元化融資服務。
另外,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消息,23日中債增進公司在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出具對龍湖集團、美的置業、金輝集團三家民營房企發債信用增進函,擬首批分別支持三家企業發行20億元、15億元、12億元中期票據。
截至目前,中債增進公司已通過公開業務郵箱收到近百家民營房企增信業務意向,正在按照相關機制積極推進業務開展。根據CRIC不完全統計,自8月以來,融資端直接支持房地產資金規模已超萬億。
國金證券表示,短期部分民營房企受金融支持現金流或出現邊際改善,而中長期看央國企的發展更有支撐,在優質的土儲和持續的拿地能力加持下,更享寬松政策帶來的利好。首推主要布局重點城市核心板塊的改善型房企,如建發國際集團、綠城中國、濱江集團等;穩健選擇現金流安全且能保持一定拿地強度的頭部央國企,如中國海外發展、招商蛇口。
新冠檢測及藥品股走強
隨著秋冬季的來臨,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暴發,防疫形勢再度嚴峻。A股新冠檢測及新冠藥概念板塊早間走強,新冠檢測板塊盤中最高漲逾2%,塞力醫療、合富中國等漲停;新冠藥概念盤中亦大漲超2%,康緣藥業等漲停。
新冠檢測及藥品上市公司,近日頻頻公布研制進展、新簽巨額訂單等利好消息,引得股價連連異動。
科興制藥23日公告,新冠小分子口服藥SHEN26膠囊獲得II期臨床試驗組長單位倫理批件。此外,公司基于已有的研究結果,已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起Pre-IND申請。早間科興制藥高開高走,一度大漲逾17%,創近半年新高。
前沿生物亦于今日公告,在研抗新冠病毒藥物霧化吸入用FB2001,擬用于治療輕型、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患者的Ⅱ/Ⅲ臨床試驗方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同意。前沿生物早間一度上漲近15%,股價創8個月來新高。
繼百億定單后,九安醫療昨日再度公告,美國子公司iHealthLabs.Inc與美國DLA(美國國防部后勤局)代表美國HHS(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就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測OTC試劑盒產品,于當地時間11月22日簽署采購合同并生效。
依據《采購合同》,九安醫療美國子公司將銷售7200萬人份iHealth試劑盒,產品合同價稅合計約為1.91億美元(含運費),約合人民幣13.67億元。九安醫療昨日高開高走后,今日繼續沖高,盤中一度上漲逾9%,創4個月來新高。
另外,連花清瘟近期因“缺貨”及“漲價”風波,頻頻沖上熱搜。雖然以嶺藥業澄清,公司近兩年一直在做產能提升工作,生產基本上是跟著銷售進行安排,盡全力保市場供應,且未來連花清瘟沒有漲價計劃。但以嶺藥業股價近來連續創歷史新高(復權)。更多內容請看《》
民生證券指出,未來國內有望進一步調整疫情管控政策,也將持續重視新冠藥物和特異性疫苗研發,以及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抗感類藥物和口服新冠藥將成為未來常態化需求。投資建議來看,疫情管控優化,有望帶來供給和需求側的雙重改善,有利于醫院診療、零售藥店、可選消費、醫藥制造業的快速恢復。
責編:張騫爻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