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已成為當代未成年人重要的學習、社交、娛樂工具,對其成長產生深刻影響。11月30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聯合發布《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重點研判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趨勢變化和存在的問題。
在各級共青團和學校大力支持下,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超4萬份 (含2.6萬份未成年人問卷、1.3萬份家長問卷、1632份教師問卷),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小學、初中、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
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91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6.8%,較2020年提升1.9個百分點,未成年人過度上網情況有所改善。
2021年,未成年網民工作日平均上網時長在2小時以上的比例為8.7%,節假日平均上網時長在5小時以上的比例為9.9%,分別比2020年下降2.8個百分點和2.3個百分點。
未成年網民對互聯網的主觀依賴程度和家長認為孩子上網時間過長的主觀感受都呈下降趨勢。42%的未成年網民認為自己對互聯網沒有依賴心理,較2020年提升3.3個百分點;27.3%的家長認為孩子上網時間過長,較2020年下降4.5個百分點。
進一步對未成年人的互聯網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未成年網民網上學習、聽音樂、玩游戲為三大主要活動,分別占比88.9%、63%、62.3%。聊天和看短視頻分別以占比53.4%和47.6%,位居第四位和第五位。
互聯網平臺監管初見成效,青少年模式有待進一步推廣完善。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網絡保護”專章,對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提出未成年人保護相關的明確要求。2021年未成年網民經常在網絡上聽音樂、玩游戲、看視頻、看短視頻、看直播的比例,較202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分人群來看,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等人群中,玩游戲的占比均高于看短視頻。未成年人網上休閑娛樂活動中,看短視頻的比例有所下降,相較2020年的49.3%下降1.7個百分點。
城鄉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方面,2021年我國城鎮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為96.7%,農村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為97.3%;小學階段,城鎮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比農村高0.8個百分點,初中開始,農村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略高于城鎮。
未成年人觸網低齡化趨勢明顯。2021年我國小學生互聯網普及率達95.0%,較2020年提升2.9個百分點。未成年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0.7%,使用智能臺燈、智能音箱、詞典筆等新型上網設備的比例為21.7%、19.9%和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