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首個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開盤走低后迅速拉升,全線翻紅!截至午盤,上證指數漲0.56%,站上3100點;深證成指漲0.55%,創業板指漲0.03%。
圖片來源:Wind
上證指數“開門紅”概率達7成
3日早盤,互聯網服務、通信服務、軟件開發、計算機設備、中藥、醫藥商業等多板塊大幅上漲,近旅游酒店、航空機場等個別行業呈現下跌。
互聯網服務概念掀漲停潮,佳華科技“20cm”漲停,稅友股份、深紡織B、中遠???、數據港、中新賽克、云鼎科技、榕基軟件漲停,廣脈科技、太極股份、易華錄漲超9%,恒為科技、浩瀚深度、海峽創新、彩訊股份等大幅跟漲。
軟件開發板塊同樣大漲,中科江南“20cm”漲停,久其軟件、南天信息、格爾軟件、英飛拓漲停,山大地緯、創意信息、中亦科技、軟通動力、凡拓數創、麒麟信安漲超10%。
醫藥板塊強勢,蒙脫石散概念股仟源醫藥、康芝藥業“20cm漲?!?;中藥方面,易明醫藥、眾生藥業、方盛制藥漲停,康緣藥業、康恩貝等60余股跟漲。
從歷史數據上看,近20年上證指數“開門紅”概率高達7成,深證成指概率也過半,2010年才有的創業板指則剛好為50%。
五大首席看2023
進入2023年,A股市場關鍵詞會是什么?各季度又將如何演繹?“V觀財報”(微信號ID:VG-View)找了5位機構首席談了談。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運動戰
2022年,陳果提出全年核心關鍵詞為“關注景氣中小盤”。對于2023年,他對“V觀財報”表示,關鍵詞是“運動戰”。
陳果認為,此前每年抓一條主線“靜態抱團”的方法在今年被運動戰取代。過去幾年緊握當年的景氣賽道是A股市場的勝負手,如2019年的大消費、芯片等,2020年的“茅指數”,2021年的“寧組合”,能否抓住當年的一條勝負手決定了業績的好壞。2022年來看,大部分的行情持續性都較差,一些有機會演繹成主線的投資邏輯都在沒有帶來持續的賺錢效應。
陳果指出,整體來看,當前很難期待靜態抱團占優的環境重新回歸,未來很長時間“運動戰”將是市場主旋律。
■東方財富證券總量組負責人曲一平:螺旋式復蘇
曲一平認為,2023年的關鍵詞將是“螺旋式復蘇”。
曲一平指出,在國內方面,雖然防控放開后對于經濟預期正在全面修復,但對比海外放開后,實際還面臨著勞動者永久退出市場帶來的勞動參與率下降,總需求可能也伴隨下降,這對于消費和房地產的復蘇帶來諸多隱患。海外方面,烏克蘭危機尚無停止跡象,石油價格可能隨著俄羅斯和OPEC的逐步減產再次飆升,全球通脹雖然在一季度高基數效應有所回落,但還未根本扭轉。美國2023年基準利率大概率在H1逐步升至4.75%-5%區域,中美利差短期的縮窄也非常態(預計2023年中美利差最大倒掛觸及200bp),匯率和外資流出壓力仍會間歇性沖擊A股。
對于季度表現,曲一平對“V觀財報”表示,2023年的市場季度節奏極有可能是一二季度市場再次面臨預期回調和海外沖擊,弱修復很難形成結構性上漲;三、四季度則面臨著海外緊縮周期全面到頂,地產和消費也將迎來半年報驗證周期。如果證明修復強力,則市場底部全面確認;如果證明修復乏力,則市場還會繼續呈現螺旋式復蘇態勢。
■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晨熹
“從2022年下半年的冰消凍釋,到2023年我們認為晨熹已現,復蘇將至?!标悏魸崒Α癡觀財報”表示,2023年將是復蘇之年,在經濟、政策、流動性等基本面的支撐下可以比今年更樂觀,但疫情放開后,消費的復蘇之路并非坦途,也需警惕內生需求恢復不足的預期差。
陳夢潔指出,2023年相較于去年雙周期(庫存周期與朱格拉周期)向下的階段壓力將顯著緩解。目前已經進入主動去庫存的尾段,根據我國3~4年一個庫存周期的規律來看,預計有望在二季度進入被動去庫存階段,對應到美林時鐘來看,即從衰退期進入復蘇期,周期可類比2012~2013年和2018~2019年。此外,外資機構普遍對國內經濟信心提升,資金有望大幅回流,為2023年重要的資金增量。
陳夢潔認為,2023年整體環境比2022年更好,但復蘇之路并非坦途,行情節奏:拔估值→基本面驗證→震蕩整固,整體呈現“√”走勢。
對于行業方面,陳夢潔稱建議關注四條主線:1)需求復蘇/困境反轉邏輯的:基建地產鏈、消費等;2)供給整合出清的:房地產、建材、社會服務、商貿零售、生豬養殖;3)景氣/自主安全的:綠色低碳、數字經濟、國防軍工、芯片半導體;4)主題投資方面關注國企改革、“一帶一路”等。
■西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易斌:價值回歸
易斌認為,2023年市場的核心關鍵詞是“價值回歸”。整體來看,2023市場將面臨由上半年“強預期,弱現實”到下半年“強現實,弱預期”的轉變。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季度將是政策有序推進的主要時點,也是把握市場指數級行情的重要機會?!币妆髮Α癡觀財報”指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不斷優化,未來居民經濟生活有望逐步回歸正?;?;另外一方面,貨幣財政政策有序推進,市場對于經濟預期也有望得到進一步修復;此外促消費相關產業政策也正在醞釀之中,對于消費預期的提振也值得關注。
易斌表示,下半年關注業績兌現引發的板塊分化?;久婢S度看,從政策推出到最終落地往往有一定時滯,在外需偏弱的環境下,年初政策推進有望在下半年逐步見到成效,從市場層面看,下半年也將呈現分化,投資者需要更多關注自下而上的投資機會。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逐季抬升
楊德龍對“V觀財報”表示,2023年應該是逐季抬升的走勢,春季攻勢的可能性很大,基本上每個季度隨著經濟的逐季抬升,股市的重心也在上移。
從全球大類資產配置來看,楊德龍認為,2023年A股有望跑贏美股、歐股。因為歐美經濟都面臨著陷入衰退的風險,特別是經過了2022年暴力加息之后,美國的基準利率已經提到了4.5%左右,歐洲面臨著歐債危機之后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歐洲經濟增速也比較低迷,A股則有望迎來結構性牛市,形成比較強的賺錢效應。
對于板塊方面,楊德龍認為,消費是值得長期投資的品種,因為消費是有望穿越牛熊周期的。另外,2022年新能源風光不再,很多股票的股價回到了兩年前、估值回到了三年前。2023年,我國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在下降,但是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依然是旺盛的,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將帶來一系列的機會,包括整車、鋰電池以及上游的一些資源,還有零部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