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CES:“窺見”全球汽車未來
    來源:經濟參考報2023-01-13 09:43

    ▲高通發布的概念車。記者 譚晶晶 攝 ▲布加迪展出的概念車。記者 譚晶晶 攝 ▲德國公司ZF展示智能汽車駕駛汽車技術。新華社發(曾慧 攝) ▲DeLorean發布的概念車。記者 譚晶晶 攝 ▲索尼本田移動公司推出的概念車。 記者 譚晶晶攝

    頂尖展會被認為是行業的風向標,人們能從中看出方方面面的信息。前不久,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2023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一掃疫情陰霾下的慘淡,眾多廠商蜂擁而至,之前已漸成展會主角的車企,今年風頭更加強勁,彰顯了全球汽車業的未來。

    “概念”走向現實

    展會上的概念車總是業界聚焦的熱點。

    概念車,可以理解為是未來汽車的構想,通常是一種介于設想和現實之間的汽車。本屆CES上,既能看到脫胎于往年概念車即將投入市場的車型,又能看到融匯最新技術和概念的新款概念車。雖然部分概念車和最終的量產車會有一定區別,但人們還是能從中窺見各大廠商對未來汽車的構想。

    展會上,大眾展出的ID.7是大眾基于2022年亮相的ID。AERO概念車打造的純電三廂轎車,基于MEB平臺打造,續航里程最高為700公里左右。ID.7量產版車型計劃在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首秀,預計將于2026年前在中國、歐洲和北美上市。其中,在中國市場,兩家合資企業將推出各自的版本。

    奧迪多年前就提出,要把汽車打造成一個依托VR技術的體驗平臺,本次展會上,觀眾可以在奧迪的e-tron和e-tron Sportback兩款展車上獲得全新的沉浸式VR體驗。

    索尼造車的消息一度為業界所關注。此次,索尼與本田成立的合資公司索尼本田移動公司( SHM )展出了主打智能化的全新電動概念車Afeela,這款車共配置了45個攝像頭,能在多數情況下實現L2+ 級別的輔助駕駛,新車將于2025年上半年開始接受預訂,2026年春季會率先在北美市場交付。當然,索尼并不參與整車制造,仍將在開發娛樂、網絡和其他移動服務功能方面發揮其固有優勢。

    寶馬全球首發的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更是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它融合了多項新的技術概念,包括BMW先進平視顯示系統、混合現實交互界面等。這款車可與人交談,表達情感,其大燈和封閉式BMW雙腎型進氣格柵共同組成了車外人機情感交互模塊,讓汽車能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32種車身顏色變化搭配不同場景,則實現了更豐富的人車交互。業內人士分析,該車所體現的大部分設計理念均有望在未來的全新寶馬純電動車型上應用。

    高通在本屆CES上發布的一款概念車,則展現了這家SOC芯片供應商的汽車解決方案——通過“驍龍數字底盤”和驍龍車對云服務,把高通驍龍芯片和其他企業提供的服務連接到一起。同時,使用驍龍數字底盤的車輛,可以通過高通開放的API接口和云服務,進行快速部署和升級。

    “電動”攜手“智能”

    智能化是本屆CES的主題,而汽車早已是智能化的重要場景,與之相關聯的物聯網與傳感器、AI技術等自然成為展會的熱點。

    本屆CES展有接近300家移動出行領域的公司參展。從大眾汽車的重磅車型ID.7,到寶馬全球首發的BMW 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再到比亞迪展示的云游戲服務技術,無一例外都與“電動”或“智能”緊密相關。

    其中,大眾ID.7車型備受關注,它配備了15英寸顯示屏以及多項新功能,包括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功能(AR HUD)、智能空調控制系統等。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CEO表示:“隨著ID.7的推出,我們把純電汽車產品拓展到了高端轎車領域。這款轎車將搭載眾多高科技功能,并擁有出色品質?!?/p>

    梅賽德斯-奔馳推出的VISION EQXX概念車擁有高效的新能源動力系統,充滿電后可行駛620英里,無需添加額外的笨重電池。

    “Inception Concept”則是標致推出的一款全新概念車,基于STLA電動汽車平臺打造,搭載雙電機驅動,配備四驅系統,外觀頗具未來感。業界分析人士認為,“Inception Concept”向人們展示了標致全新平臺打造的純電車型的輪廓,未來基于該概念車的量產車型會是新一代標致旗艦級車型,帶動標致品牌整體定位上移。

    沃爾沃所展示的七座純電動SUV EX90,由沃爾沃、谷歌、Luminar三家公司聯合打造,它的核心是一個新的計算機系統,可持續學習并支持OTA,整車配備8個攝像頭以及多個傳感器。

    梅賽德斯-奔馳宣布計劃建立自己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目標是到2030年末推出超過10000個充電站,覆蓋全球,屆時奔馳的全部產品線都將轉為純電車型。

    斯特蘭蒂斯展出的純電皮卡概念車RAM Revolution,定位于全尺寸新能源皮卡,對標的是福特的Lightning,能提供多款動力總成,包括燃油、增程、純電等,預計2024年投產。

    除主流車企外,零部件廠商也在聚焦產品的智能化。博世、大陸集團、采埃孚、佛瑞亞、法雷奧、現代摩比斯、英偉達、麥格納等均展示了相關智能化產品。例如,采埃孚發布了ProConnect車聯網平臺,能夠實現車輛、云服務器和交通基礎設施間的互聯;大陸集團重點展示了兩款可持續發展輪胎、全景式抬頭顯示器(HUD)以及專為電動出行設計的模塊和傳感器,以支持更高效的新型電動汽車;博世則為了提高車輛的安全性,推出了包括RideCare Companion等在內的多項智能傳感器創新技術。

    智能駕駛更是成為車企、零部件巨頭們競相展示的重點。展會現場,克萊斯勒推出了Synthesis智能座艙,支持OTA和L3級自動駕駛功能;博世展示了用于L4級自動駕駛的長距離激光雷達;大陸集團將安霸半導體的CV3系列人工智能芯片集成到了其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中;高通發布了曉龍座艙平臺、集成式汽車超算SOC智能芯片Ride Flex,展現了高通在先進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智能座艙領域的核心實力。

    融合發展已在路上

    種種信息顯示,科技對汽車行業的改變將愈益顯著,行業融合發展趨勢也更加明顯。

    本屆CES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就是智能汽車,眾多廠商帶來了不少極富想象力的創新產品和技術。自動駕駛和網聯技術的持續更迭,新車型的高頻推出,改善乘車體驗的軟件不斷涌現,以及合作伙伴構建的各種產業新生態,無不讓人們深深感受到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的變革。

    從本屆CES展示的各種產品和技術,可以看到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以及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密。不少廠商意識到,只有通過合作才能改變行業,重塑人與車的關系,并為自身贏得更多生存空間。

    比如,三星電子旗下的子公司哈曼國際發布了Ready Display、Ready Care、Ready Vision等一系列技術,為用戶打造消費級體驗,提升汽車品質。

    據悉,哈曼Ready Display采用了三星顯示領域的專利技術,能在強光等惡劣環境下實現出色的顯示效果;借助高效車用量子點薄膜的使用,帶來更加鮮艷的顯示效果,并降低了功耗;多模態接口和更為輕薄的邊框設計,能實現與車輛更高的兼容度。而Ready Vision作為軟硬件結合方案,與車載傳感器集成后,可以以AR的形式為司機提供非侵入性視覺導航。

    科技公司3M在本屆CES上展示了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多項創新科技,包括一系列從熱管理、裝配、絕緣等角度入手,著力提升電動汽車電池性能的解決方案。

    寶馬希望通過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努力展示汽車如何無縫融入人們的數字生活。奔馳則宣布將使用英偉達的Omniverse平臺,對制造和組裝工廠進行設計和規劃,以便讓全球不同地區的工程師能無障礙地共同完成車型開發,減少實際組裝、驗證所帶來的成本。

    一些科技初創公司也在用其極富想象力的創意豐富了汽車生態。比如,荷蘭初創企業Lightyear帶來了第二代太陽能汽車,最大續航里程可達800公里;美國初創公司阿斯卡,展示了全新Aska A5垂直起降飛行汽車,采用增程式驅動,空中飛行距離約為400公里,預計2026年量產。

    顯然,隨著各種跨界合作的協同和不同解決方案出現,汽車業也在形成新的競爭生態。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ⅴ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