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要聞
股市
公司
數據
信披
基金
金融
視聽
評論
專題
產經
創投
科創板
新三板
投教
ESG
滾動
公眾號
電子報
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證券時報
>
作者
推動跨境電商為外貿增長貢獻更大力量
//= \stcn_web\components\LeftBannerWidget::widget() ?>
汽車業趨勢力量成為發展動力
“國補”的終止宣告了新能源汽車在2023年正式進入“后補貼時...
跨界造車熱潮下的冷思考
新能源汽車是當前的“風口”之一,賽道熱鬧非凡,聚集眾多跨界造...
評論
專欄
作者
木木
證券時報記者
發表文章445篇
完美方案并不天生存在
2022-11-09 19:04
即完美方案并不天生存在,人世間所有的完美,無一不是經過不斷地摸索、選擇、修正、鍛打而得。
傳統車企亟需新標簽
2022-10-25 19:59
許多傳統車企在新能源車的新競爭中,起步晚、動作慢、落得遠,恐怕需要付出更多、更艱苦的努力才能跟上時代腳步。
余勝良
證券時報記者
發表文章188篇
形形色色的生意模式
01-06 04:00
需要墊資的都不是好行業,比如建筑施工行業,看起來營業額很大,但是利潤率非常低,而且很容易遇到風險,賺錢少而風險大。
市場調節失靈處 政府就該出手
2022-12-20 04:00
需要政府伸手調控的情形往往有這個特點:在一個時間段漲價并不能解決供給問題,而只是讓更有資源的一方擠占弱勢群體的生存空間。
熊錦秋
資本市場資深研究人士
發表文章178篇
應完善上市公司公平信息披露規則
04:00
建議《證券法》第83條修改完善為,“信披義務人披露的重大信息應當同時向所有投資者披露,不得提前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泄露”。
非獨立董事提名選舉制度亟待完善
01-10 04:00
法律法規或應順應市場實際需求作出相應修改,推動上市公司治理邁上新的臺階。
孫勇
證券時報記者
發表文章61篇
蔣夢麟的節制生育觀
01-12 04:00
生育率急劇下降和新生人口不足,已成為困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這是蔣夢麟和馬寅初當年始料未及的。
延遲退休在即,你準備好了嗎?
2022-12-16 04:00
不排除有這一可能:到2035年,中國內地男性和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都延長到65歲。
李宇嘉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發表文章184篇
中國百姓的消費觀
01-06 04:00
只有實實在在降低城市化的各種成本,新市民、年輕人的住房消費才能釋放出來。
住房改善的空間有多大?
2022-12-20 04:00
過去國人買房,更關注是否擁有產權住房、享受資產溢價,至于房子及社區服務體驗,則是靠后的。
譚浩俊
著名財經評論員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
發表文章62篇
高鐵建設要量力而行
2021-04-01 09:18
這是近年來決策層首次對高速鐵路發展提出“限制性”要求,也可看作是對各地建設高鐵熱情的一次“降溫”,避免出現過度投資、過度負債、過度超前現象。
增產節約雙管齊下 中國糧食安全有保障
2020-11-05 08:30
中國每年生產糧食中有35%被浪費,其中餐桌外的浪費高達700億斤,接近我國糧食總產量6%。
蔣光祥
基金從業者、財經學人
發表文章81篇
賽道與投資
2022-12-15 04:00
人頭攢動,賽道擁擠,理性者會提醒自己,沒必要硬擠了。
個人養老金靴子落地帶來更多期待
2022-12-01 04:00
個人養老金實施之初,火焰雖僅如豆苗,亦可幫助照亮前程。
張銳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經濟學教授
發表文章190篇
鄉村人才振興急需政策賦能
04:00
返鄉入鄉創業者的資金一般初始規模比較小,市場風險承受能力較弱。
2023年全球芯片產業難言樂觀
01-10 04:00
由智能手機、個人電腦以及家電組成的消費電子市場疲弱不堪,是芯片行業走入下行周期的最重要因素。
薛洪言
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發表文章19篇
再讀巴菲特:長期持股為何這么難?
2021-01-04 09:17
在價值投資者看來,企業價值創造是漸進的、線性增長的,只有長期持股,才能充分享受價值增長。
2020,黑天鵝與大變革
2020-12-21 09:23
風起于青萍之末,2020年埋下的種子,可能會成為左右未來十年經濟格局的核心變量。
龐溟
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
發表文章15篇
從MSCI季檢看中國市場的投資環境
2020-08-11 09:36
國際機構轉向新興市場尋求收益,對人民幣債券的增配幅度全市場排名第一,A股更吸引外資增配。
對追蹤和配置恒生科技指數資金的分析
2020-07-29 08:51
追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產品,需以有深度廣度的衍生工具為前提,否則流動性和對沖性會受影響。
沒有更多了...
欄目
熱榜
換一換
熱點
視頻
換一換
亚洲ⅴ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